第381章 要发达的太史局(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对于大宋的建筑水平,李逵一直是带着崇敬的心情去看待的。

    华夏的建造工艺,在木建筑之中,唐宋达到了工艺上的巅峰。不少建筑在历史中幸免于难,甚至屹立千年而不倒。

    像是应县木塔,虽建于辽国,但工匠都是汉人。

    宫殿群还有像晋祠,都是保存将近千年的瑰宝。

    砖石结构的塔就更多了,出名也不少。像是嵩岳寺塔、千寻塔等,年代早的南北朝,年代稍晚些的也是南北宋时期。就算是倒掉的塔,比如说西湖边上的雷峰塔,也是在民国时期倒塌,也有将近九百年的历史。

    一座钟楼而已,李逵真不担心会建不起来。

    但是才一天时间,预算还是被扣了近一半,这让他连生气都没办法找人清算。他总不能再去都事堂找章惇吧?

    还真以为章惇会怕他?

    章惇只是不想动手欺负李逵而已,站在他的地位,宰相对付一个从七品的小官,说出去都不嫌丢人?

    可边上的苏颂却一脸笑呵呵地对李逵道:“人杰,这已经不错了,经费已经足够建造钟楼。只是两座钟楼改成了一座。再说了,两座钟楼虽然看起来挺像回事,但你让鼓楼放哪儿去?”

    大宋的皇宫虽不怎么规整。但钟楼对应是鼓楼的布局,这规矩还没有破。甭管是皇宫,道宫,还是寺院,进门安放钟楼和鼓楼的规矩,一直延续了下来,从古至今都不曾改变。

    当然,李逵‘报仇’的希望也幻灭了:“徽猷阁、敷文阁,那就先留着,不拆了。”

    边上太史局正韩公廉嘴角扯了扯,有点对李逵的虚张声势不太待见。他也是水运仪象台的主要设计者之一,他和苏颂合作,将这件天文仪器设计并建造了起来。

    韩公廉是制度官,作为太史局五官之一,他主管的是时间。不同于其他掌管的是量度之类的,关乎税收的制度官。他掌管的是一年四季的计算,好安排农时。别看管的事很大,官却很小。

    太史局一网下去,都是芝麻绿豆大的小官。就像是御医馆设在了翰林院之下,大宋御医们一个个都顶着翰林偌大的名头,却无法摆脱八品以下的卑微身份。太史局比御医更不堪,二把手太史局丞,从八品;就算是一把手太史局五官正,也只是正八品的小官。

    甚至比直秘阁都不如,毕竟直秘阁里最次也是个同进士出身的文官。放出京城,少说也是个通判的官职,要是再高一点就是知州了。太史局出了京城,连个官职都捞不着。

    而且太史局,很多都是子承父业。

    李逵嚷嚷着震天响,说要把徽猷阁、敷文阁怎么着,其实也就是说说而已。就算是皇帝,不可能将这两座在皇城没多少存在感,却给老臣子养老的馆阁如何。

    韩公廉撇撇嘴,他不太喜欢李逵。从性格上,他更喜欢碌碌无为,却思维缜密的苏颂。这位大老爷当官虽不怎么样,政绩平平,但不得不说,人缘很不错,以至于保守派虽然要倒台了,但皇帝却愿意保他。别看苏老爷子是进士出身,但在机器设计上的成就,让韩公廉敬佩不已。

    但李逵……

    算了,听说经常喜欢在京城里和御拳馆的杀胚混迹在一起,估计也就是想要靠着太史局捞一笔功劳而已。

    但对韩公廉来说,只要李逵能要来钱,别说五十万贯,五万贯,就算是五千贯,对于太史局的同僚来说,都是一笔不菲的经费。

    他们苦日子过习惯了,虽对李逵不喜,但架不住对钱挺不起腰来。

    站在十几米高的水运仪象台前,李逵用手在图纸上比划着累赘一般的东西道:“这些不要,好好的仪象台,弄这么多假人做甚?像戏台子似的,要是抛去这些,整个机器就能减少很大一部分的空间,也不会如此笨重。”

    “这……”韩公廉脸色古怪的看向了苏颂。很多半自动的机器,基本上都出自太史局这种神奇的衙门。他们不缺技术人才,更不缺设计者,但外观设计却和他们没有多大的关系。本来,八品的小官,在大佬面前哪有什么说话的份?

    当韩公廉看向苏颂不敢吱声的时候,李逵就品出味来了,这根本就不是这帮搞技术的靡费朝廷的拨款。而是老大人苏颂的个人恶趣味。

    水运仪象台上一百多个木头小人,都是有轨道连接,到了整点的时候,还会出来敲敲打打一番,颇为热闹。

    “老夫以为,这样很热闹。机器冰冷,缺乏生气,有这些轨道连接的小人,就显得有生气多了。”苏颂揶揄道。

    这竟然是苏颂的审美?

    李逵也知道,别说大宋了,往前数八百年,往后数八百年,天朝的审美似乎都没有什么改变。甚至一度还影响了西方传教士进贡给明清时期皇帝的自鸣钟的风格。

    如果是韩公廉的恶趣味,李逵肯定无情的嘲讽他,你丫一个不入流的八品官,还敢将自己的喜好放在朝廷如此重要的机器上?

    但苏颂?

    算了,这位一把年纪了,关键还是二品官,他估计惹不起。只好低声下气的建议道:“老大人,您看是否能减少些?您也知道,钟楼一旦建成,要放在离地十多丈高的高塔之上,这么多假人恐怕真没处安放。”

    “人杰,不用说了,老夫之过,当初太后给的钱太多了,没处花……”

    韩公廉吓得脸色惨白,都想捂着苏颂的嘴不让他说下去了。硬着头皮打断道:“苏大人,我们的来意。”

    苏颂这才想起来自己的来意,对李逵诉苦道:“人杰,这次我们来,主要是齿轮的问题,你也知道木制件不牢固,但做起来方便。而且也方便替换。但是青铜坚硬,用泥范做出来的谬误太大,且难以打磨,一旦做坏了,就只能扔掉。这样下去,经费可能会不够用。现在还仅仅是建模,真要是做起来,恐怕此钟将遥遥无期啊!”

    “老大人,工匠们用什么工具制作齿轮?”

    “泥范,制作之后晾干,煅烧,之后浇筑。但要么歪了些,不能用。要么干脆都是坏的,连打磨的价值都没有。”

    李逵心中有所明悟,确实,齿轮加工永远是手工加工件中的难点。想要解决,最好的办法自然是机床,可这玩意就别想了,根本就不可能。

    建个水力推动的机床并不难,但问题是,刀具怎么办?

    李逵又不会冶金和提炼,在什么都没有的空白领域,填补出一棵科技大树出来。

    但李逵也想到了一个办法,他在太史局找到了一根粗大的蜡烛,拿出一把刻刀,随意雕刻了一只兔子。好好的一根蜡烛就被他浪费了,韩公廉也不敢开口说李逵的不是。太史局今后好几年的经费,都靠着这位爷了,对金主爸爸,他有着极大的耐心,献媚道:“李直秘的技艺高超,聊聊几笔,就将黄将军给刻画的惟妙惟肖,令我等敬佩不已。”

    黄将军,虽然是只大橘。

    还有可能朝着胖橘的道路上,一去不复返。

    但它在皇城内,几乎是路人皆知的猫界大佬。

    李逵砸吧着嘴,他很想告诉韩公廉,你连拍马屁的技术都不到家,怪不得只能屈居人之下。但他雕刻不是为了炫技,更不是为了让人吹捧,而是用这种办法告诉韩公廉,齿轮制作可以有捷径可走。李逵指着手中的小物件,对韩公廉道:“蜡容易加工,且遇热会融化,只要用炒过的沙子,洒在雕好的蜡件表面,就能形成一层很薄的沙土层。煅烧之后,内部的蜡融化燃烧,外壳却保留了下来,且坚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