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一知县和天下无双绿毛0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千会城是一府两衙门,这里是千会郡首府,也是千会县首府,也就是说,这里即有郡守也有知县。这是好事,也是坏事。好处是,知县容易和郡守搞好关系,坏处是也容易搞坏关系。山雪属于后者。

    不要说郡守,就是太守,山雪都不放在眼里。以天子门生自居,他对谁都看不上。更要命的是,他敢直言,他敢骂!他是文人,不像药典那样流氓骂街,不像薛飞那样简洁有力,他的骂却真要命。骂人的话都写在公文和奏折上,这可不是开玩笑的,他这样做随时会整倒别人。就像正风刮邪魂一样,谁受得了?这样一来,他把历任的太守、郡守和会州的官员都得罪光了。就连对天光皇帝,他也敢直言上奏,直接点出天光皇帝的错误。天光皇帝爱才,对他网开一面,没有深究,还处处维护他。

    正如天风,硬如山石。涨雪是比太守还牛的知县,在天机国,他是独一份!

    山雪又正又直又憨,,他当官只有一个字来形容,那就是——正!无论什么事,他都按国法办,一板一眼。

    凡是不符合国法、规制的公文,山雪不仅不执行还全都打回去,根本不管是哪个衙门发的。办案的时候,该打三十板子,他绝不允许多打也不会少打。作为地方官,他应该接待来往的官员,别人都是尽心尽力,他却只按规制办,不多出一文钱。千会城有两家驿站,千会县的没人去,千会郡的豪华、舒适。

    山雪有灵活的一面,他会想办法从国法中找依据,保护老百姓。为此,他不怕顶撞上司,甚至敢和天光皇帝顶着。老百姓交不起税,他就不交,谁下的公文都不行;打官司的时候,他就向着老百姓,甚至有时候会矫枉过正。他的心里只有天光皇帝和老百姓,在他看来,对天光皇帝忠,就要对老百姓好,对老百姓好,就是对天光皇帝忠。

    当这种官,不容易!

    别人当官,都会把家人接到身边来,山雪却不。母亲、夫人、儿子、女儿等等都留在老家,他就带了两个老家仆来赴任。他还对天光皇帝上奏折说:不为好官,不见家人,不见皇上。他的母亲大赞儿子做得对,还给天光皇帝写信,要天光皇帝好好管自己的儿子。

    除了俸禄,山雪不拿分毫。他只有两件官服,一穿就是十几年。因为要养家,他把俸禄都寄回老家,自己种菜,天天吃素。有一次过生日,山雪派老家仆去买了一点肉,这成了知名的大事,不要说会州轰动,就连天光皇帝都知道了。天光皇帝非常高兴,特别写了一篇《食肉颂》送给山雪。山雪把天光皇帝的诗装裱好,供在正堂中。

    油水是没了,办不好差,还要受罚。跟着这样的知县,县丞、县尉、都头和衙役们都怨声载道。在千会县,如果不是山雪当知县,他们都会过得非常不错,现在就只能拿俸禄。可是时间长了,他们习惯了,甚至高兴了。以前老百姓怕他们,现在老百姓对他们像亲人一样。他们办什么事都方便,老百姓都全力支持。什么鸡蛋、馒头,什么花生、水果……以前他们拿叫抢,现在他们不拿都有人送。山雪知道了,非常生气,他下严令,不能收老百姓任何东西。可是后来,他有一点点转变,也不太管这事了,因为他第一次被老百姓骂了。乡里乡亲,这是人情,你一个知县大老爷,就不要管这种小事了。 /

    如果不是因为天光皇帝,会州的官员们早就把山雪收拾了。明着不行,那就暗里来。太守、郡守联合起来,想尽办法给山雪穿小鞋,绞尽脑汁地抓山雪的把柄。在给山雪作考评的时候,明明山雪做出了不少政绩,他们却想办法找毛病,把政绩说得轻一点,用其他事来拉低山雪的成绩。他们对山雪的评语都是不好不坏,不痛不痒,让所有人觉得山雪不过是名不符实,让天光皇帝觉得山雪不过是一个自以为是的庸官。不是没有昏官、庸官,只要考评上不是,那就不是,考评上是,那就必须是。

    天光皇帝非常清楚,却当不知道。即觉得山雪能力不足,也是想历练山雪,他就让山雪在千会县呆着。等哪天山雪醒悟了,他知道怎么去做大事,而不是由着自己的性子去做事、当官,天光皇帝再作安排。人性复杂,人心难测,如果不懂高明的权术,在天光皇帝看来,这种忠臣没有大用,不值得重用。天光皇帝就是这么贪心!他喜欢的官员是,长得帅,有文采,要忠心,还要懂权谋,会机变。或许是因为他太优秀,因此对心腹、能臣就要求特别

    就这样,山雪在千会县当了十多年的知县。即不升,也不降,即做不好,也做不坏,像山雪这种知县,可以说是绝无仅有!

    别人要这个官帽,山雪可以随时不要,别人怕死,他不怕死。这样的人谁受得了,这样的人谁不怕?

    正义如雪,净如雪,锐如雪,世人都称他为“雪青天”,成了天下闻名的第一知县。

    这几年,山雪这个官更难当了。

    人人都知道山雪好,很多流民集聚到千会城。不管来多少,山雪立刻安派救济,一是救济流民,二是怕流民闹事,三是让老百姓能过安稳日子,他还派人把县里的流民都召集到千会城来。这么好的事迅速传到了其他各县,于是其他县的流民都来了。随着越来越多的流民前来,形成了千会城外的贫民区。

    是好事,却要命。山雪是清官,他舍不得多收老百姓的税,也就管了一个县,哪里能养得起这么多人?他只能把一碗粥分给十个人,只要不死人就行。他在拼命想办法,郡守就拼命下绊子。本来有一些士绅、富商想捐一些钱粮,郡守一发话,他们都不敢了。他下令开荒,郡守就暗中派人到处买地。……总之,双方往死里较劲。想尽办法,却没有任何办法!他是直官,以国法为重,没有那么好的脑子,不像秋莱那样有权、敢为。心力憔悴,他甚至想死了拉倒,但是想着天光皇帝和老百姓,他咬牙坚持了下来。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