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8章 萨克森人进军(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第1228章 萨克森人进军

    秋收的喜悦并未降临美因茨,三万大军严阵以待,整个城市陷入肃杀中。

    就在城外,大量马车在聚集。多是两马拉一车物资,麻袋堆积得整齐,期内尽是刚刚脱离的新小麦。

    已经没有时间再磨面粉了,征战之时全军就靠着煮麦饭充饥。

    对于绝大部分士兵而来,虽然进攻凯泽斯劳滕是为国王卖命,即便胜利了也难得什么财物。

    是什么使得他们的战斗意志还不错?正是大量粮食稳定供应,以及极为关键的盐。

    相比于洛泰尔,路德维希的一大战略优势正是牢牢把控着巴伐利亚的萨尔茨堡大盐矿。

    当地大主教充当盐业大管家的职责,在为国王源源不断提供卖盐收入时,也囤积大量制好的粗盐以备军用。

    给普通人吃的尽是些粗制盐,杂志未祛除干净有一定苦涩。但盐就是盐,唯有吃够了盐,身体才充满力量。

    这是全军开拔前的最后一日,恰是今日,伟大而慷慨的巴伐利亚公爵路德维希,用极致的美餐犒劳最普通的农民兵。

    木碗盛满煮熟的麦子,罢了再抓上一把盐。这种餐饮严重缺乏油水,但在这乱世,陷入多年战乱的美因茨地区,普通人已吃不起面包,盐的运抵量少而贵。

    经济封锁也是一种自然而然的作战手段,自从整个美因茨教区被路德维希牢牢控制,洛泰尔再也不向这片曾经属于他的地盘运输物资,尤其是盐。

    起初,路德维希作为外来者冲入这里,他要建立自己的权威,便在多年前故意减少对此地的关键物资输入。

    终于包括整个美因茨教区的莱茵兰地区成为两位高贵王子争夺权势的主战场。

    现在的莱茵兰战场正存在两个极端。

    一边是路德维希在战前犒劳全军,给战马都饲喂放了盐的燕麦。士兵充满力气,每个战士也都多带了一点干粮——硬入石头的黑面包块。

    面包碎硬,用战斧砸成碎屑即可食用,即便它非常磨牙。这不,在得到分发的不知道是不是年初烤制的老面包,它坚硬如石头不必担心腐坏,普通士兵也就忍了。它被砸成碎屑放入麻布口袋里,另一个小口袋可是士兵的小盐袋。

    一口面包碎屑再舔一把盐,如此大规模行为觉得士兵自愿,此乃路德维希以王命下令落实。

    他到底是从罗斯人那里得到了一些有助于军事提高的方法,所谓所有战士都准备一些可全天候立刻食用的干粮,军队就不需要埋锅做饭。

    “如果我的军队精力足够充沛,睡觉是否是必须的?那些平凡的农民就只是农民,他们不一定有曾经那些农民士兵勇敢。至少我的人至少在三天时间内不需要停下来做饭,足够我快速推进拿下凯泽斯劳滕了。”

    路德维希幻想着自己的大军也可以有罗斯人那般行动迅速,他不愿意承认那些家伙的快速只要来自优势长船,一定在于那些家伙连饭都不用做。

    因为,在被俘期间的他的确看到捕鱼的罗斯人,似乎连鲱鱼的内脏都不去除,张着烂牙的大嘴将鱼一步塞入胃,如此野蛮难以理喻。

    倒是可以学习他们的一些技术,乃至利用这群恶棍为自己打仗,未来再入那些迂腐教士所言:尽可能把他们感化成“文明人”。

    另一边是驻扎凯泽斯劳滕的以梅茨伯爵军、逃亡至此的萨尔男爵军为主的洛泰尔军,由于交通被切断与战争持续破坏,该地尚不至于断粮,但全军必须节约粮食了。

    连日的好天气非常利于秋收,而这不正是厮杀的好日子?

    就连萨克森军队也按照路德维希本人的要求携带了大量干粮。此事其实不用他来教,和罗斯人混得很熟的萨克森公爵柳多夫储备得更为彻底。

    只要恢复和平,萨克森人即可快速恢复实力。

    他们在赶路之时,排成四行纵队、几乎全员扛着长度相近长矛、整体黑色着装的大军路过一个又一个小市镇,试问敢用农民不愿多交一些粮?

    由于很大程度行军路径是在威斯特伐利亚境内,此乃柳多夫的旧封地。

    不过他并未把本地人当做自己的亲人,其实对于北部的萨克森人族亲,一并被他视作“奶牛”。他现在还你聪明,拒绝横征暴敛而是带着人们积极利用内战的契机,以掠夺赚钱,所有人都有发财的机会,这是民众拥护的原因。

    他故意利用普通村庄对事实的无知,这就继续声称自己是本地伯爵,所谓以收十一税为名强行得到了一批粮食。

    这种事他没有也自觉无必要告诉路德维希,但抵达美因茨后的萨克森军已经开始烹饪起“大饼铁板烧”。

    相比于只属于路德维希的两万大军,仅有五千兵力的萨克森军,他们的军粮储备不容小觑。

    在萨克森,民众通过煮海盐、捕鱼做鱼干出售、出售麦子,和其他诸如珍惜皮革、蜂蜜之类货品,仅在一年时间就赚了点钱。但整体的民生依旧凋敝,因为即便是普通萨克森人也知道自己的落难一定因为军力贫乏,所有的本土graf伯爵,如此贵族实力往往近似于南部的男爵,他们宁可饿肚子也要弄到大量的武器和工具。

    好在,罗斯人真在汉堡城贩运廉价的矛头、斧子和铁锤。

    好矛头的售价仅有六个银币,按照罗斯人的要求,原始售价与运输费加起来,只要用六十磅麦子即可购得。

    关键在于罗斯人能轻松运输以前支矛头,但与其说它是矛头,称之为军刺更合适。

    先是生铁铸造铁锭,砸碎后以炒钢法脱碳,最后由工匠敲成带套筒的军刺。

    由原料成本也在持续压低,铁匠工人群体日益壮大,在饱受输入型通货膨胀的罗斯都城,它的价格已经显得极低。

    即便如此还有更加廉价的存在,此乃直接生铁水铸造的矛头。至少罗斯人绝不会用它来做矛打仗,仅仅用来狩猎而已。

    其价格更为廉价,仅有两个银币的守家已经让萨克森人祛痣,他们当然也不是一无所知的傻瓜,半个世纪的萨克森战争,使得当地人变得贫穷,他们到底是吃货见过,两银币的矛就便宜在它质量不可靠,但是他们也吗没得选。

    若有板甲衣,萨克森军不再全员持盾。

    只有柳多夫与自己的亲兵是重装部队,其余士兵可谓连皮甲都没有。多亏了森林地区的野猪、野鹿较多,一些战士干脆用轻度皮革化野猪皮充当皮甲,哪怕穿在身上味道臭烘烘得也比轻易被杀好。

    人人左臂捆着一只小圆盾,他仅能护住士兵的正面驱赶,颈部、裆部、腿部多是布衣,更糟糕的家伙就只有步裙,若是奔跑过快还能暴露不雅。打着赤足的士兵也有不少,他们在抵达美因茨后不少人已经倒霉得磨烂了脚掌,赤足人就在这里他们就以碎布、碎皮和麻绳为自己临时做一双鞋。

    萨克森人当然可以花钱去汉堡和新兴的石勒苏益格购买罗斯人运来的东方鹿皮鞋,它质量着实不错,奈何其价格都够买十支优质矛头了。

    柳多夫为这场似乎是就决定性的战役倾尽所有。

    萨克森军大营,战士的矛头被擦拭得锃光瓦亮。

    他们不畏惧战争,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