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1章 流金岁月(22)二合一(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流金岁月(22)

    人还是得有点事干的。

    这点责任田,对桐桐来说就是事。

    大冬天的,田里有啥呀?种了大白菜了,就没来得及种小麦,现在地里光秃秃的,啥玩意也没有。这块地到底有多大呢?没人量过,都没把这地当回事。

    其实……也确实就不是一块好地。

    分地的时候金锁他们又帮着说话了,非说这块地没三亩,但其实也不是。这地得有个四亩多点。麻烦的是除了自家的院墙外没有路直接挨着田地之外,其他三面都挨着马路。马路牙子占了那么大的面积,地比地面低一米左右,这一米多的缓坡,平时长满杂草。现在这土地还是属于比较多的,大部分人都看不上这地边子,不想为边边角角的费心。

    可对自己来言,这边边角角都分外珍惜。关键是长了杂草吧,太影响园子整体的美观了。

    四爷上班去了,借着个太阳好的时候,她一个人拿着一根竹竿在那里比划,栅栏得有多高合适?

    桃嫂子就问说,“小桐,你干啥呢?”她拿着鞋底坐在门口晒着太阳做着活,见桐桐站在风口上就不免要问一声。

    桐桐就说,“地还是要围起来,要不然啥都往里面扔。”

    哦!这意思呀,“你一个人咋弄?”桃嫂子就在巷子里喊金锁,也不知道跑哪去扯闲篇去了,她就喊说,“金锁呀,在哪呢?过来给老四家帮个忙……”

    桐桐:“……”我这连做栅栏的木料都没准备好,叫人家来帮的啥忙?

    可这一喊,巷子里出来好些人。大民更是急匆匆的:“咋了?”

    把桐桐弄的好生尴尬,“就是……弄个栅栏……”

    当是多大的事呢?

    刘成功就说,“我家今年准备的柴火还没锯,都是手腕子粗细的果树树干,我给你拉去!”

    金锁指了指家里,“谁家没有十几根用没地方用,扔了可惜的棍子,你等着,我拿去,这不值当个啥。”

    巷子里这个一喊那个一喊的,真就是一会子工夫,弄来这么些。

    杨淑慧出来的时候就看见这架势了。然后就听自家儿媳妇喊:“妈——妈——割肉去!二十斤,要肥膘!大嫂——大嫂——你续酵母面了吧?先在我这边蒸馒头吧!”

    帮忙的人都笑,“就这点活,买啥肉呢!”

    那不一样!

    秦引娣端着一盆的叫酵母面出来了,“你别管了,我蒸馍。”

    巷子里好些媳妇都去帮忙蒸馒头去了。

    人多干活是快,几十个人不光用大半天的时间门,把桐桐需要的栅栏给做起来了,还把四周的坡修成了一台一台的。桐桐当时说的是:“这栅栏半人高,沟本来就深一米,这要是哪个孩子翻进来,一下子就踩空了。娃们摘个啥不是大事,就怕这翻进来再给摔了。就不如修成台阶,上面能种点菜,真要是哪个娃淘气的进来,也不要紧,踩不空。”

    专门给这些小贼留路呢。

    这就很厚道了!在农村就是如此了,孩子这么着也不是坏,就是纯粹看见啥长的好了,忍不住想偷着摘一两个。不成熟的不会胡糟蹋,成熟就想吃。

    吃就吃吧!

    真弄那么深,把哪个孩子摔了就不好了。

    四爷回来的时候,家里几桌子人吃饭呢。怪不得看见地边子都修整好了,她这动作利索的不得了呀。

    金印和大民三岭帮着招呼客人,女人在后头院子里,孩子满院子跑。

    好旺的人气!

    金印给这个倒酒给那个倒酒,哪怕是这么造比花钱雇人花费的代价大的多,他也乐意这么着。要不是老四看着像个正经人了,谁他娘的上家里的门呀。

    瞧现在,一声吆喝,周围几个巷子里的人来帮忙,就是听到信儿的,都赶来帮忙了。吃点喝点怕啥呀?人活的就是个人气。

    四爷这边敬了那桌敬,吃完了又围着火扯了好长时间门的闲篇。女人们走的时候把厨房都给收拾好了,等人群散了,这都晚上八点半之后了。

    在没有娱乐的冬天,八点半真的很晚了。

    可饶是好好的招待了一顿,林雨桐还觉得不好意思。

    虽然不好意思吧,但是还就只能这么受了。为啥呢?因为这些人多多少少的,跟自家有点债务关系。这个钱真不多,比如去年年前,借了的过年钱。或是这一年内,有些是着急给孩子瞧病,给孩子教学费。虽然也听说自家是月光族,但这确实是每月有收入的。那这基本手里是有活钱的。上门借个两毛三毛的,这边肯定有。于是,这么零散的借钱的人就多了,多是女人们上门。借个五分一毛的,你说给不给?还有那种,上门借盐借醋借几碗苞米面几碗白面的,就更多的了。

    这属于再能花钱,也能从手指缝挤出来的钱。

    每个来借钱的都觉得借那么一点自家拿的出来,桐桐对外从不说谁从我借钱了,除非这人借钱的时候她自己不避开人,或是借完她自己告诉别人了,桐桐又不会跟谁说。

    所以,大家都没数,都不知道桐桐把多少钱借出来了。就是杨淑慧都不大清楚!

    但桐桐肯定是有一本账的。就说今儿来帮忙的人吧,像是刘成功,欠了自家七块六。几乎每月都来借,但从没还过。最少的是来帮忙的那个叫柱子的孤儿,十几岁的孩子,给他弟瞧病的时候蹲在门口开口说能借五毛吗?桐桐给了五块,说是先去瞧病,不够了再回来拿。最后幸而没事,只花了两毛。这孩子把四块八还回来了,还差两毛钱,还不了呀!一听说家里有事,直接就跑来了。在这边吃了饭,走的时候林雨桐还给带着三个夹着肉的大馒头,叫给他兄弟带上。

    像是欠了几毛还不起的,多了去了。关键是没地方挣钱去呀!真不是说有多懒!

    这冬天了,年底了,一般要债就在这个日子。自古以来都是如此,年前就要把这一年的债重新理一下,便是你不能还,但我得提醒一下你,你跟我有这一码事没了呢。若是借的高利贷,那就更麻烦了。人家债主子这个时候上门,你要是不能连本带利的还,那就先把利息给了,咱俩重新把这借条一更新。

    年年如此,就是为了防止赖账的。

    因此,越是穷的人家,越是没有过年的心情。第一,实在是没钱,过不起年;第二,得从入了腊月,就天天有人上门催债,催的人心里焦虑,只觉得丧气。觉得这个年关呀,真难熬!

    这种情况下,林雨桐还不能说:“来吧!来干活,干多少活抵多少债。”这叫看不起人!

    这事弄的吧,就是干活干了不少,欠债的不能算还债。而债主子这么给提供好茶好饭,这个代价确实是比雇人的代价更大。

    谁都没有占便宜,但偏偏的,这里面有个最重要的东西,那便是——人情。

    桐桐本来也不会去要债,而今呢,不仅不能去要债,有些人来借钱,说过不去年了,借两块。要是没两块,一块也行。

    桐桐怎么办呢?她还是拿了两块,借出去了。

    苏环婶子拿了两毛钱上门递给桐桐,“小桐呀,彩儿借了的二百,说是年底还,现在肯定是暂时换不起的。你别怕,婶子不赖债。金丝往外借钱是按照利息算的,婶子也按这个利息,把钱给你。”

    逗呢吗不是?

    林雨桐推回去了,“有了再给是一样的,咱俩家隔着墙住着,不说利息的事。”

    然后苏环就给桐桐拿来好几双新做的鞋,“我看你大嫂给你做的鞋,鞋样子就是你大嫂那边的……”

    只要不绣花,单做鞋的话,这些妇女的手可利索了,一天一夜能做出三双来。这估计是这婆媳抓紧做出来了。

    单的三双棉的两双,确实是自己的尺码。

    行吧!收了,这债的事,她们不提,她也不提了。

    年底了,属于各种案件的高发期,四爷就比较忙了。不仅负责后勤车辆保障,有时候还得当一回看守。押回去的人被关着的,但也需要替换着值班。

    可到了腊月过半,四爷还是请了假,得去省城一趟。

    去的话需要带什么吗?林雨桐给带了些菜干冻鱼,四爷弄了几只野兔子,剥洗干净给收拾好,这就成了。

    两人骑着自行车到县城,横梁上挂着装菜干的袋子,车头上挂着鱼和兔,桐桐坐在后面,样子实在是有些可笑。

    先去县城的大姐家,自行车就放这边。

    雷智平在家等着呢,育莲也把东西收拾好了,几包袱做好的鞋子,然后四个人又去坐吉普。是的!县城有领导要去省城开会,说是顺便带几个人过去。明天下午就回了,能在省城住一晚。

    人家要示好,确实是顺路,再不接着就显得矫情。就这么的,往省城去。

    到了地方桐桐和育莲先往家里走,四爷和雷智平跟人家在外面说啥呢,桐桐也没问。

    省城这地方,住房也看情况吧。像是那筒子楼,住宅楼,都是五十年代的建筑。但那多是职工争取福利,一部分人能住上的。大部分人住的其实还是市政公房。一平米的使用面积按照六分、八分这个样子算的。所以双职工家庭住五十平的房子,每月才三四块钱,双职工每月总收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