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第四位诗人居然是他【感谢快乐星球居...(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宋之问耳边如同惊雷炸响,天哪,天幕怎么会说起这种事情!

    他的外甥刘希夷虽然考中进士,文采也好,却不算出名,过得很落魄。

    不久前,刘希夷确实拿着诗文找到自己,想让他品鉴一下。

    宋之问见到那句诗之后颇为喜欢,便和外甥商量了一下,把这句诗据为己有。外甥也想讨好自己这个皇帝面前的红人,所以答应了。

    在宴会上,宋之问交了一首诗,里面有一联就是“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这首诗出来之后,很多文人叹服,连武则天也颇为喜欢。

    宋之问志得意满,满面春风。

    谁知道天幕居然把这种事情暴露出来了!

    坐在主位上的武则天冷飕风飕的声音传来:“宋之问,那一句不是你写的?”

    “你可知道你犯了欺君之罪?”

    这一联柔婉华丽,充满感伤的情调,仔细品读还颇有哲理。

    武则天只看了一眼,便深深记了下来,有些爱不释手。谁曾想这背后居然还有这般血腥的故事!

    宋之问敏锐地感觉到了危险的气息,连忙跪下来,脸色白得像纸,张开嘴想辩驳,却又不知道怎么辩驳。

    毕竟连天幕都说那一句诗是他外甥原创。

    宋之问知道武则天眼里容不得沙子,不敢欺瞒,只能痛哭流涕求饶:"陛下,是刘希夷觉得见不到皇上,所以想把那句诗给我,讨来陛下的欢心。我们关系很好,所以他想让我出名。

    臣也是一时糊涂,就不应该答应他!"

    当上司问责的时候,下属最好不要把过错夸大,尽量大事说小。

    宋之问深谙此道,愣是把抄袭这件事情完全推给外甥,把自己打造成清清白白的莲花。

    武则天却不吃他这种小把戏:“你和他关系好?那你怎么会杀了他?”

    宋之问连忙说道:“陛下,刘希夷现在还好好地待在皇宫外,根本没死。天幕所说的话也不能尽信。”

    武则天深深地看了他一眼:“来人啊,召见刘希夷。”

    刘希夷恍恍惚惚地来了。

    他几天前给了舅舅一句诗,果不其然,舅舅舅看这句诗更火了。他心里

    有点不满,正打算和舅舅抱怨。

    结果天幕居然说自己未来会被舅舅杀掉?直接就把他弄懵了。

    武则天:"那一句年年岁岁花相似,到底是谁写的?"

    刘希夷:“陛下,是我写的。”

    武则天:"是你主动要给你舅舅?还是你舅舅问你要?"

    刘希夷感觉到宋之问的视线越发炙热,心中纠结。

    他跟舅舅关系是真的好,这让他摇摆不定,不知道说还是不说。

    可紧接着,天幕说的杀人案件在脑海中闪回。

    他狠下心来,并不隐瞒,直接说:“是舅舅主动问我要的。”

    武则天捏着玉板指,有些生气,失望地说:"想不到宋之问你居然是如此欺世盗名之辈!"

    宋之问希望武则天看在往日的情分上,饶过自己,可随着武则天话音落下,他感觉自己要凉了。

    他哭天抢地地求饶:“陛下——”

    武则天挥了挥袖子,有点犯恶心:"来人啊,宋之问欺君罔上,关进天牢,案件由大理寺审理。"

    宋之问身上没有文人的清高,也没有文人的操守,写诗只是为了往上爬。他听到武则天的命令之后,整个人如同霜打的茄子,好像老了十岁,脊背都变得佝偻起来。

    他完了,他这辈子完了!

    刘希夷有些心疼,却想到天幕地说的话,最终还是冷下心肠。

    他可怜舅舅,舅舅未来可不会可怜他。母亲知道自己早亡,不知道会有多伤心。

    要不是天幕帮他,他早就身首异处!

    刘希夷这个外甥年纪比宋之问大,却长着一张好脸,堪称美姿容。

    武则天觉得赏心悦目,又想到他的文采,于是说道:“你舅舅被关进天牢,职位空下来,你就顶了他的差吧。”

    “多谢陛下!”

    玉真公主府上,王维陷入沉默。

    他确实准备在长安稳定下来之后,把家人都接过来,最好能买个大一点的地方,让他们都能安置下来。

    其中,终南山是他最喜欢的地方。

    那里素来被称为“秦楚之要冲,三辅之屏障

    ”,鸟语花香,峰峦叠翠,美不胜收,很多文人在那个地方隐居。

    最重要的是,那是偶像陶渊明曾经隐居的地方。

    如果能住在那里,那他就死而无憾了。

    结果他未来居然买了宋之问的房子。

    他在长安待得不久,还不知道宋之问名声这么差,想来想去,下了决心。

    别墅还是得买,却不能买宋之问的了。

    东晋年间,隐居的陶渊明拎着锄头,正在开垦荒地。

    野草太过茂盛,豆苗非常稀疏,收成差得不行,怎么除杂草也除不完!

    陶渊明非常恼火,索性放下锄头,准备休息一会。

    他突然看到王维在终南山买下自己的别墅。

    他微微睁大眼睛,突然有一种时空转换的神奇感。

    他所在的南山就是终南山。

    在未来,同为诗人的王维也来到了这个地方,买下了自己的别墅,过上了隐居生活。

    陶渊明颇有一种有了同伴的感觉,更加投入地看着天幕,笑着自言自语:“几百年后,大唐的诗人种地应该会有进步,让我从王维身上学学,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提高收成!"

    谁知紧接着,他的脸色骤变。

    【王维买了自己的大别墅,过得非常快乐,他自己玩起了基建游戏。

    他建造了很多亭台楼阁:孟城坳、华子冈、文杏馆、斤竹岭、鹿柴、茱萸泮、宫槐荫、临湖亭、南坨、歌湖、柳浪、栾家濑、金屑泉、白石滩、北坨、竹里馆、辛夷坞等等二十个景点。

    那个时候没有摄像机,他为了留纪念,还画了水墨山水画《辋川图》。】*

    【王维把这里打造成了自己的桃花源,小日子过得非常滋润。】

    古青青剪了一段视频素材,现在有好事者还原了王维的大别墅,简直美不胜收。

    让人不得不感慨王维不仅是个诗人和画家,甚至还是个建筑家。

    天幕底下,百姓惊呼声不断。

    “哇,这是仙境吗?”

    “这不是仙境,这是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

    “那王维真是会享受,不知道他家还缺不缺仆人。”

    陶渊明:“?

    ???”

    他看着自己杂草丛生的农田,又抬头看了看美轮美奂的辋川,陷入深深的沉默。

    他有点怀疑人生:“王维的住所是我写的桃花源?开什么玩笑?

    桃花源只是个村庄,哪有这么豪华?”

    他握紧锄头,看着天幕中优哉游哉的王维,心里说不羡慕是假的。他在这累得要死,王维在那儿过得无比快活。

    他的隐居,好像跟王维的隐居,有点不一样。

    “你们学我隐居,能不能好好学,起码种个地!”

    唉,人和人的差别,怎么这么大?

    收成不好的陶渊明受到了深深的伤害。

    还有些观众心里很酸,小声嘀咕类似于“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种话。

    可没过多久,他们的脸被打得啪啪响,皆是震惊地望着天幕。

    什么?王维居然会把如此美丽的住所捐出去?

    古青青:【王维自从买下这所别墅,就精心地改造它。

    然而,晚年,他却把这座别墅改成了寺庙,捐了出去,让穷苦的人暂时避难。】

    与此同时,天幕中出现新的画面。

    (老年王维的演员站在别墅的门口,心中不是没有不舍。

    这里的一砖一瓦都是他看着建起来的,一草一木都是他抚摸过的。

    这里是他心目中的圣地。

    这时,有一个抱着孩子的穷苦老人颤颤巍巍走进了他的别墅。因为官府说了,没有住处的话,可以到这里来避难。

    朋友问:“先生既然这么不舍,那为什么要把这里捐出去?”

    老年王维看着那个老人的背影,叹息道:“如果能让百姓不被风雨所冻,那就是值得的。”)

    天幕下,很多百姓看到这幅场景,之前有多羡慕,现在就有多敬佩。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也有些刮目相看,他年轻的时候读书不多,成为皇帝之后也把更多时间放在了奏折上,从没有深入了解过这些耳熟能详的诗人。

    他端起酒盏,喝了口酒,叹服道:“王维高义!”

    br />

    很多年前,风不调雨不顺,他的老家发生饥荒,乡亲一个接着一个饿死倒地。父母把吃的都留给他们这些孩子,自己却饿死了。

    他拖着父母的尸体,哭着朝地主下跪,求一块地来安葬父母,结果却被拒绝。他们家为地主劳作这么多年,到头来连一块地都不愿意施舍。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不外乎如是。

    身后是父母即将发臭的尸体,前方是冷眼旁观的地主。

    他还没有从父母离世的阴影中走出来,就深深感觉到了外人的恶意。

    那是他人生最狼狈最黑暗的时候。

    无数个午夜梦回,那一幕都在他眼前挥之不去。

    可以说,天真的他和父母一样死去了。

    倘若地主是王维这样的好心人……那个狼狈的孩子会不会能保留自己的纯真?

    马皇后拉起他的手,轻柔地抚摸,什么也没说。

    没有什么如果,一切都是命运的安排。

    天幕下,暮年的杜甫坐在茅屋中,秋风狂吹,茅草哗哗作响。即使门窗紧闭,屋子里冻得不行。

    孩子躺在床上,盖着薄薄的布毯子,布冷得像铁一样,不停地喊着冷。

    杜甫心疼地抱着孩子,给孩子取暖。天气太冷了,他都无法在外面看天幕,只能窝在房里听声音。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