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一时间,文华殿鸦雀无声。

    众人很想东张西望瞧一瞧身边人的反应,但又不敢乱动作。

    一屋子人几乎全部僵着身体的古怪场景出现了,大家仿佛中了某种群体性不能动的咒语。

    朱元璋继续和善笑容鼓励众人快动笔,而如今对子孙们的态度打心底变了。

    从【这些都是我的血脉希望他们能好好享福且护卫大明】,变成了【这些人都是孽债将来一定会掀开我的棺材板。」

    朱家天下,世代相传,如此美梦在看到朱祁镇后就彻底碎了。不肖子孙肆意挥霍,毫不在意大明的传承。

    到头来史笔如刀,朱祁镇国然被钉死在趾辱柱上,但作为开国皇帝要承担根子上就坏了的骂名。

    对此,岂能不怨愤。

    他把所有好处都扒拉到朱家手里,一点利益也不愿分出去。是为了自己,但也是为了让后代子孙享福。

    负了一起打拼的兄弟,毫不在意朝臣给了他们超低薪资。唯独没辜负就是朱家人,可反手给他一刀的正是子孙后代。

    改革!一定要改!

    历史的选择岔路来了,那就走上从未设想的路。

    前路可能给朱家带去覆灭,但他不在乎。

    反正大明早晚都会亡,而他也时日无多,那就去选择与众不同的灭亡方式。

    不过,改革不能操之过急,要分几步走。

    先找帮手,给人画大饼看到前方的利益,研究以往没有的新技术投入到民间。期间收获了利益分一分,再继续朝更广阔天地冲。海船一开,外面的世界大得很。

    真希望之后的水镜影像,咕咕能给出一张地球地图。

    如果有第二次评论的机会,他必会留这样的评论内容,但对结果不再抱有天真期待。之前在评论区钓鱼,已经被后世人毒打过一回,真吃不准实话实说会有啥反馈。

    不给地图,给点别的也很好。

    比如怎么提升农作物生长,比如科学学科的形成历史,比如发展科技路上的绊脚石是什么等等,都能用来参考借鉴。

    真是好想知道!

    朱元璋暗默默想着,这些内容的相关影像总不能再把他气到吧?

    r />

    没影的事,暂不多想。

    说回找帮手,要哪里找?

    先明确方向,找有掌握科学技术潜力的人群,且能有心去研究表象下的科学原理。比如不只是观容到天文现象,更要有心去研究它出现的原因

    北京石△矿70□□吮山小四

    具体研究范围有待商议。

    朱元璋承认他不懂,只知道算术、天文、水文都在其列,而他没想到方面肯定还有很多。

    他不懂,却能寻找懂行的,也能培养出更多懂行的人。西方能在1473年出现哥白尼。汝决大明,岂会没比之更出色的人。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同理,只要舍得投入,必能开拓出一片让科学发展壮大的土壤。

    一开始的操作很简单,就是砸钱。

    人一旦想开了,很多事就不是事。与其把钱留给败家后辈,不如砸在科研上,至少他努力过问心无愧了。

    对比咕咕所在后世,大明人罕知科学。

    砸钱建立学校就很关键。

    一边让有潜力悟出科学规律的人去搞研究,一边引来新鲜血液让越来越多的人去学习科学。

    学有所成者要投放到朝堂上,在六部之外成立科技部。

    涉及利益重新分配,必要有代表新利益集团的官员势力出现,初期必要有朱家子孙加入把控方向。

    谁去?

    今天众人交上来的答卷是判断依据之一。

    临时考试是给众人的一次机会。

    他曾经定下的藩王制度,"分封而不赐土,列爵而不临民,食禄而不治事"。①

    现在对藩王的政策也要发生变化。人人凭本事拿俸禄,一部分人去守边,另一部分参与到改革中来。

    殿内,数十人迟迟没有落笔。写真心话,难道不会等同于试试就逝世?

    作为儿孙,被杀的可能性不高,但是被罚钱的可能性很大。

    父皇/皇爷爷已经变了,再也不是从前那个对孩子们大方的大家长了。瞧一瞧代王与齐王,他们被罚俸禄一次是一年起步。再被罚下去会如何?

    大明藩王其实没有领地只有管辖军事权,而对民政无权插手。

    >眼下如果让朱元璋不满意了,是不是会把"食禄"部分也给删了,还要他们反过来掏钱交罚款?

    其中有些人嗅到了更加不祥的气息。

    恐怕不是今天有被罚钱的可能性,而且是将来都没躺着拿钱的好事了。不做不错,躺着享福,那些好日子就要远去了。

    究竟是谁把朱元璋刺激到这种程度?

    是朱棣?

    不,他还没这么大的本事。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