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苏轼口头禅(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苏洵带着他们走了专属通道轻松穿过了人群,让方承志感慨,在古代才是特权的代名词啊,老百姓看到他们走专属通道没有愤恨和怒火,只有深深的羡慕与向往。

    大相国寺面积非常大,他们讲学的地方只是在大雄宝殿前面的小广场处,此时已经聚集了不下千人,这些都是有身份地位的人。

    再外围就是无数赶来看热闹的汴京人,在中间还有上百个禁军把手分割,还有几十个开封府捕快维护秩序。

    在大雄宝殿的门口放着一张虎皮大椅,这就是他们要争夺的东西了,至于大相国寺的和尚,则很自觉地到后院念经了。

    估计大相国寺是最憋屈的皇家寺院了,不止要给士子们让位置开办讲学辩论,这也就罢了,谁让士大夫有身份地位呢。

    最让和尚憋屈的是他们竟然还要给商贾腾地方,每个月最少六次的‘万姓大会’各种商品聚集,肃穆庄严的皇家寺院沉底变成了义乌小商品城。

    可是那有什么办法?皇家重视商业,开放大相国寺是太宗下的命令,谁敢违背祖训?

    所以和尚们,忍了。

    今天有资格争夺讲学资格的人,也只有昨天樊楼三楼的不到四十人,其他更多人就算不服气也只能在下面干瞪眼。

    士子们的争夺早就已经开始,宋朝的士子们都是嘴炮,喷起来天不怕地不怕,此时正有几人争吵的面红耳赤。

    “苏兄,他们在争吵什么?”

    苏轼听了一会儿,摇头苦笑道:

    “好似是在谈论古今之礼仪。”

    方承志顿时失去了兴趣,要是和这群人讨论什么礼仪道德,那自己还是哪儿凉快哪呆着去吧,没戏。

    所以必须要掌握主动权,可是自己怎么插手?

    他和身边的三苏一直在一边静静观察,他发现这些士子们基本上都是空洞无物的瞎扯淡,根本没有根据就能胡吹,一点都不经不起研究。

    由于欧阳修没有规定具体的辩论流程,现场极为混乱,士子们三三两两的凑到一起讲解自己的理论,却谁也压不服谁。

    由此就可以看出欧阳修也是一个糊涂蛋,让他做文章当个文坛领袖还行,让他真正的当政做事,恐怕也是一锅浆糊。

    宋朝的官员有一个习惯,拍脑袋做事,想起什么做什么,就连皇帝都有这毛病,完全没有规划和战略眼光。

    这样下去不知道会吵到什么时候,方承志瞥了眼身边跃跃欲试的苏辙,这小子虽然比自己大一岁,但还是有着年轻人特有的朝气和热血。

    方承志拉着苏辙走到一个角落,手臂嗒在他的肩膀,在他耳边悄悄私语,苏轼见他们说悄悄话不带自己很着急,却又不好意思上前偷听,只是惦着脚尖,支棱着耳朵。

    苏轼只看到弟弟不断地点头,好似还很兴奋,不会是他们背着自己想要做什么坏事吧?苏轼摇摇头,他弟弟比他还成熟,不会犯傻。

    苏辙大步走到虎皮大椅前方,对着下面所有人道:

    “静一静,静一静。”

    “这是苏辙?他要干什么?难道他还要舌战群儒?”

    “二苏的名声早有听闻,说不定想要独斗群雄。”

    苏辙见所有人都注意到他,不理会那些碎嘴之人的议论,大声道:

    “大家这样吵下去三天三夜也不会有结果,诸位看看身后足足上万人,难道大家像被人看笑话吗?所以,我们必须制定一个规矩。”

    “苏兄想必是有了想法,直接说吧,若是可以,那我们就认可。”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