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徐光启(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剧本拿错了啊!

    回到乾清宫,摔了几个盘子,依然不解气。

    事情出乎他的预料,从开始他就没打算抓人清账,大伙低声下气给他个面子,他则顺水推舟表示朕很仁慈既往不咎,你好我好大家好,岂不妙哉!

    可不抓不行,尼玛给了俩台阶还是挖了坑的。

    这台阶要是下了,日后说起来保准是‘大臣不惜仕途与帝力争,帝无奈退让。’

    或者,画风是这样的,‘阁老据理力争,陛下哑口无言,遂作罢。’

    这下他算是领教了明末文官的威风了,貌似求情实则揭皇家短处,怪不得万历一辈子躲在皇宫里。

    抓了固然痛快,可善后却有些纠结。

    严惩?

    立威,还可以弄点小钱钱,肯定不会多。

    他敢保证,此刻被抓的各家都在转移隐藏财产,说不定会提前弄出一些‘家无余财’来。

    可是,似乎抓几个七八品的小官也立不了什么威。

    而且,似乎犯不着为了一点点小钱钱被文官抹黑。

    而且,他兜里没有人,换上来的还是一路货色!

    次日一早,十几份奏章递进来,都是讲情的,朱由检一概置之不理。

    分量不够!

    ————

    文华殿在宫城东南角,从永宁宫到文华殿,这距离真不近,宫里的轿子他又不习惯,只能步行了。

    倒不是别的原因,而是他对轿子不感冒,逼仄的空间令人不舒服。

    今日就让人在宫里弄几匹马,朱由检嘀咕着。

    到了之后,徐光启早已等候,君臣见过礼后,朱由检赐座,这都是程序。

    所谓赐座,与皇帝一样坐椅子是不可能的,就是给个锦凳坐下。

    徐光启已经六十多了,胡子都白了一半,眼泡也耷拉了,精神还挺好,看样子再活十几年没问题。

    打量几眼后,朱由检说:“朕请先生来,是想请先生出山。”

    不是复出!

    徐光启神态不变,心里却很失望。

    他是老油条了,出山的含义很明白:“不知陛下有何事可以让臣效劳。”

    “朕想办一件能留名青史的事,需要一个知识渊博德高望重的人主持。”

    文人好名,先把胃口高高吊起。

    徐光启果然感兴趣:“臣敢问陛下,到底是何事?”

    “农学院,朕欲新建一所学院,专责研究农学。国家以农为本,如果做得好,这可是造福天下万民的事,青史留名又有何难?”

    “如何做?”

    “朕出银子,在上林苑择地,研究麦黍稻等种子改良,在北方推广玉米,南方番薯移植北方等等,举凡农桑水利,都在范围之内。”

    “陛下的意思,这事不归朝廷管?”

    “不归朝廷管。”

    “农田水利,无所不包?”

    “说是如此,可刚开始哪能如此,朕会与先生商议一下,定一些可行的事项。”

    徐光启沉吟片刻:“臣已老迈,自觉不能胜任。”

    笑话,讲学嘛,在哪里不能讲?

    我一个南方人,大老远跑寒冷的京师,可不是为了教书的。

    都是官迷,一听不归朝廷管就不愿干了。

    朱由检很恼火。

    让你干,无非是借助你的名望,希望能多少改变一点风气。

    干脆将条件摆出来,不干拉倒,反正这也不是什么火烧眉毛的紧急事项。

    “如果先生愿意屈就,朕会任命你为祭酒,先生可自行招募所需教授先生,朕会亲自查验学问。

    每年都会有任务与考评,额外研究成果也有奖励。

    学院有了成果,朕会责成户部推广,也会付相应的报酬。

    朕初步定祭酒一年俸禄为300两,教授150两,普通先生60两。”

    徐光启有些懵,这不对啊!

    臣只是谦虚一下,您不应该接着说‘非先生不能胜任’吗?

    再说,君子不言利,您这可是有辱圣人门生啊!

    “陛下,请容臣再想想,不过臣倒是有几个人向陛下推荐。”

    “先生请讲。”

    “臣的同乡也是学生孙元化者,泾阳王徵,吴桥李天经,仁和李之藻。”

    见朱由检俯身细听,徐光启接着说:“孙元化字初阳,学识渊博,尤善西学,著有多本西学书籍。

    其对火统红夷大炮颇有心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